哈哈,一般公司對剛到職的菜鳥那兩三個月的教育訓練,到試用期結束時,差不多就是這種感覺啊。
常見的模式:
1)給他看些 wiki, conference, 投影片, pdf/word 文件,教學影片,讓他做做分享。(不要來煩我,不要花我的時間)
2)好運一點的,有整批新人一起進來,安排幾天大鍋炒的教育訓練課程,做一些考試寫一些考卷,能出選擇題就出選擇題 (好改,不要來煩我)
3)讓他看文件把開發環境建立起來,丟一個無關緊要的 ticket 給他,請他試著 trace code,自己解解看,有問題整理好來問我 (太早問會覺得他沒做好功課,太晚問會覺得這傢伙不發問反而把時間都拖掉了,有風險。 一樣是不要來煩我),這 ticket 基本上沒有時間壓力,也沒打算直接採用新人的版本。
說難聽點,這樣的三個月只是往後遞延了三個月而已,而不是想辦法讓菜鳥早點成為即戰力,及早知道團隊是如何作戰的。
如果團隊能逐漸建立 pair programming 機制,那這一般就是很有用的菜鳥養成方式:
https://tdd.best/blog/rookie-strategy-pair-programming/
他一樣沒戰力,卻從剛加入團隊之後,就開始了解需求,了解系統架構,了解設計思路,了解 legacy code的模樣,了解整個產品開發會接觸到哪些其他的角色,甚至動手寫寫程式。